TM7000H 20吨 泉州-泉州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6095H 33吨 漳州-福清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漳州 送达
T30S 10吨 厦门-厦门 送达
M02 3吨 厦门-厦门 送达
T30S 11吨 厦门-泉州 送达
K8003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近日,随着脱醇塔脚手架安全拆除,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科技)总承包的内蒙古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重启项目(简称内蒙古康乃尔乙二醇)乙二醇精馏工段设备保温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绝热施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面对康乃尔项目乙二醇精馏工段绝热施工存在的设备量多、作业面高、施工期短等难题,项目部迎难而上,做好充分准备。其中脱醇塔是乙二醇精馏工段的重要装置,高73米,其脚手架搭设属于超危大工程,项目部积极推动脚手架搭设方案的报审,督促施工单位完成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确保现场脚手架搭设按方案执行。 同时,为应对现场大风天气的影响,项目部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高处作业时避开大风天气,用时一个半月完成了乙二醇精馏工段设备脚手架搭拆及绝热施工工作,为后续管道绝热施工争取充足时间。 内蒙古康乃尔乙二醇项目原计划投资58.8亿元,2013年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项目只完成76%,于2016年底停工。2022年,停建6年的康乃尔项目嫁接盘活取得重大进展,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下属东华工程科技公司承接项目,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内蒙古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 据悉,重新规划的康乃尔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体规划投资280亿元,项目建设按照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耗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的思路,争取用10年时间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煤化工基地。该项目由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乙二醇工艺采用高化学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气化技术采用科林干粉煤气化工艺。一期项目建设52000Nm3/h内压缩空分装置1套、110000Nm3/h煤制氢气气化装置(两台粉煤加压气化炉及煤气净化装置)年产30万吨乙二醇装置1套、热电装置1套(4台28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2台25MW汽轮发电机组)、污水处理装置1套、铁路专用线1条、配套公用工程等。该项目于2013年5月20日现场土建开工,2014年4月现场施工正式开始,原计划2016年9月全线试车。
《华盛顿邮报》披露和分析的一份美国情报文件揭露,沙特威胁与拜登政府绝交,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仍决定削减石油产量。这对即将应战2024年大选的拜登来说也不是好兆头。 报道称泄露这份文件的是21岁国民警卫队队员杰克特谢拉(Jack Teixeira)。根据该机密情报文件,除了沙特官方礼貌但坚定的公开声明外,《华盛顿邮报》本周写道,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私下里威胁说,如果美国对石油减产进行报复,他将从根本上改变几十年来的美沙关系,并让美国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文件援引王储的话称,他不会再与美国政府打交道,并誓言这将给华盛顿带来重大经济后果。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白宫没有让这个长期的海湾亲密盟友付出任何代价或承担任何后果的原因,同时也因为它没有什么筹码/牌可打。拜登去年曾警告说,沙特减产的后果即将到来,但至今仍没出现。不仅如此,美国还终于下定决心要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发布新的招标,再购买300万桶原油,用于9月份交付到战略石油储备中,目前已经签订了8月份用于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的300万桶原油采购合同,平均价格为每桶73美元。此前美国一再违背补储诺言被指让沙特愤怒不已。 拜登政府迅速淡化了这份情报文件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不知道沙特发出了这样的威胁。一般来说,这类文件通常只代表某一时刻的一个快照,不可能提供全貌。该官员还补充说:美国将继续与该地区的重要伙伴沙特合作,以推进我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景,即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繁荣的地区,与世界相连。 由此看来,在记者贾马尔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被杀后,拜登曾称他为社会弃儿的这个人,似乎正公然坐在华盛顿的头上,与此同时,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美国官员一直在争夺未开发的能源资源,甚至开始把委内瑞拉的马杜罗政权解冻。但沙特最近主动与马杜罗接触,这激怒了美国。与此同时,中东新闻来源The Cradle在以下分析中写道,沙特与俄罗斯的和谐是欧佩克+背后的秘密。 俄沙联盟加强油价控制权,欧佩克寻求市场稳定与平衡 之前,就在第35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即将在维也纳总部召开之际,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三家西方新闻机构彭博社、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都被禁止进入欧佩克办公场所。当被问及这件事时,媒体得到的回复是:这是我们的房子。事实上,欧佩克官员别无选择,只能以一种非正统的方式设定情绪,因为当时沙特和俄罗斯闹分歧的传闻被疯狂报道,欧佩克对此高度敏感。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的提议下,欧佩克+成立了7年,但确实触及了华盛顿的痛处。两位领导人的意图是,他们将对全球原油市场拥有更大的控制权。自2016年以来,俄罗斯和沙特在这方面的动力只增不增,在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去年插手世界石油市场的规则制定、有可能破坏整个系统之后,这种动力进一步具体化。 欧佩克+维也纳部长级会议结束后不久,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明确表示,俄罗斯和沙特在欧佩克+协议上步调一致。 沙特欲加入金砖国家、提高国际影响力 俄罗斯和沙特都承受不起欧佩克+解体的后果。事实上,如果今天没有欧佩克+,它们也迫切需要创建一个,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生产国,俄沙都以不同的方式受到美国的压力。 它们在新兴多极世界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潜力让华盛顿感到不安。沙特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并寻求加入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这是金砖国家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 事实上,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 Al-Saud)王子上周就出席了在开普敦举行的金砖国家部长级会议。在会议间隙,费萨尔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罗斯方面的解读强调了两国目前关系的深度。在金砖国家即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峰会上,有报道称金砖国家准备发行自己的货币,沙特正小心翼翼地走向金砖国家。当然,对于石油美元(西方银行体系的支柱)来说,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发展,并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全球石油市场。 沙伊恢复外交关系,俄伊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沙特和伊朗已经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两国合作进入了新时期。俄罗斯也和伊朗打得火热。5月18日,俄罗斯和伊朗签署了10份石油工业合作文件,包括6份谅解备忘录、2份合同、1份协议和一份路线图,涉及工业、技术转让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协议允许俄罗斯企业在伊朗开展油气业务。在德黑兰举行的签字仪式之后,来访的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两国就银行业务互动和在双边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了谈判。 很明显,伊朗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是萦绕在拜登政府心头的幽灵。在这种背景下,沙特对金砖国家的青睐加剧了西方的焦虑。毫不奇怪,美国正在狂热地试图破坏欧佩克+。
6月6日,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多氯萘等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要求的公告》,规定了限控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具体事项,自2023年6月6日生效。 一、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六氯丁二烯、多氯萘、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 二、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十溴二苯醚(以下用途除外)。 (一)需具备阻燃特点的纺织产品(不包括服装和玩具); (二)塑料外壳的添加剂及用于家用取暖电器、熨斗、风扇、浸入式加热器的部件,包含或直接接触电器零件,或需要遵守阻燃标准,按该零件重量算密度低于10%; (三)用于建筑绝缘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以上三类用途的豁免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 三、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短链氯化石蜡(以下用途除外)。 (一)在天然及合成橡胶工业中生产传送带时使用的添加剂; (二)采矿业和林业使用的橡胶输送带的备件; (三)皮革业,尤其是为皮革加脂; (四)润滑油添加剂,尤其用于汽车、发电机和风能设施的发动机以及油气勘探钻井和生产柴油的炼油厂; (五)户外装饰灯管; (六)防水和阻燃油漆; (七)粘合剂; (八)金属加工; (九)柔性聚氯乙烯的第二增塑剂(但不得用于玩具及儿童产品中的加工使用); 以上九类用途的豁免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 公告要求,排放六氯丁二烯、多氯萘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排放量或消除排放源。鼓励开发和应用替代技术,以防止六氯丁二烯、多氯萘的生成和排放。 根据公告,除非另有规定,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研究或用作参照标准的化学物质、在产品和物品中作为无意痕量污染物出现的化学物质,不适用于有关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进出口的要求。 据悉,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自2023年6月6日对我国生效。《修正案》对六氯丁二烯、多氯萘、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十溴二苯醚和短链氯化石蜡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出了淘汰或者限制的规定。
化厂产量大增,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急速下跌,近一月,POM EVA市场让人担忧。 厦门EVA市场价(5.10~6.10) 国内EVA市场报盘暂稳,场内气氛清淡,竞拍货源成交一般,下游买盘积极性较为低迷,导致场内成交有限,EVA/亚聚/33121对比上月下跌800元/吨。 东莞POM市场价(5.10~6.10) 基本面指引消息有限,厂家库存压力将逐步增加,市场心态表现疲软,贸易商操盘压力较大,下游用户采购兴趣不高,短线难有采购行为,商谈重心将继续走跌,POM/兖矿鲁化/MA90对比上月下跌1650元/吨。 看完跌得最猛的两款料,再看看其他塑料价格盘点: 通用塑料盘点 通用塑料这块,本周部分塑料有翻红的迹象:华东/LDPE周涨290元/吨,华北/HDPE膜料周涨147元/吨;华北/HDPE拉丝周涨145元/吨;华北/PPR管材周涨470元/吨;ABS(0215A)周涨200元/吨。而PP粉料、PVC、PS材料本周则延续了跌幅。 工程塑料盘点 而工程塑料这块,情况显然比通用塑料要惨得多,PA66/旭化成/1300S本周下跌500元/吨;华东市场,PC/台湾奇美/110周跌460元/吨;华南市场,PC/鲁西化工/1609T周跌250元/吨;而PET、PBT市场则是小幅下跌。
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是衡量一款车是否具备硬核实力最重要的标准,它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个部分。 PPS是具备高性能,高达280℃的高熔点,可以替代金属的特种工程塑料,位于聚合物性能金字塔的顶端,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 PPS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耐化学、电性能优异,除此之外还具有较小的吸水率(仅0.008%)和吸油率那么它如何能在三电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01 电池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整车中最重要的系统,占整车成本30%~40%,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传统燃油汽车的标志性部件。作为电动汽车的大心脏,动力电池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续航里程与动力安全,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PPS材料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如图所示: 02 电驱 电驱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传动机构、电机、逆变器,其中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的设备,逆变器的性能决定了电压电流的大小,若一台电动汽车的逆变器能支持较高电压,则相应率较大,这意味着同样电流进行充电,充电功率可以等比例放大,即充电时间会缩短。 若提高逆变器的支持电压,则相应的充电时逆变器产生的热量会变多,那么就需要解决逆变器中IGBT模块的散热问题,这是提高充电效率的关键问题。此外,逆变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电机的性能表现,这也是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 驱动电机将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车辆动力的直接来源。它主要由定子、转子、机壳、连接器、旋转变压器等组成,而电机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定子和转子。转子即新能源汽车的主驱动电机,它承担了与新能源汽车运动相关的所有功能。 其中,连接器、定子、转子等部件都是PPS改性塑料的拿手好菜。PPS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高阻燃、耐化学药品性能强、难燃、结晶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较高、电性能优良等优越的综合性能,所以很多部件都能见到PPS的身影。 03 电控 新能源汽车有了电池、有了驱动电机之后就已经能跑了,但是怎么跑、怎么变速、何时刹车、如何爬坡等等情况就还需要有个系统来控制,这就是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就是控制汽车驱动电机的装置,相当于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对整个车辆的运行和动力输出进行合理的控制。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自动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 电控系统最核心的部件有三个:逆变器、驱动器和控制器。重点要说的是电控系统三大件中逆变器的核心模块: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可以说是电控系统的关键了,成本可以占到整个电控系统的 40-50%。 IGBT作为电机驱动部分最核心的元件,属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由于车规级IGBT模块验证周期长、技术及可靠性要求高,那么对于选择合适的IGBT模块材料也是很关键的一环。PPS是一种耐高温的热塑性材料,在持续使用情况下可以承受200-220℃高温,短时内(例如在焊接时)可以承受270℃的高温而不会损坏。且PPS对水分不敏感,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优异,可以满足IGBT模块的高性能要求。
如果要问能源行业当今最火的话题是啥。 第一是新能源,第二是新能源,第三可能还是新能源。 不仅新能源企业在狂飙,很多传统化石能源企业,也在加速上马新能源。 在这一火爆趋势之下,我们该怎样看待新能源的狂飙,石油行业的前景又如何呢? 6月6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文版(下简称《展望》)在北京正式发布。这份历史悠久、在能源界影响深远的年度展望,结合当前能源行业的新形势,对能源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新的展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份展望,寻找以上问题答案的线索吧。 俄乌冲突为能源业带来深远变化 《展望》指出,从能源视角来看,俄罗斯能源供应的扰动,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能源短缺,似乎有可能对能源系统产生长期重大影响。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指出,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全球的能源体系其实是非常脆弱,哪怕全球能源供应出现了一小部分波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暴涨。 在过去几年,关于全球能源转型的讨论,主要围绕低碳展开。而俄乌冲突、新冠疫情之类的事件,则提醒了各界,能源转型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俄乌冲突可能对全球能源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图片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文版 石油在未来15~20年内仍重要 石油是当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能源,但根据《展望》的模型,面临着消费下降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汽车用能效率的提升,以及汽车电气化转型加速,石油在道路交通中的使用将减少。 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很多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能源安全性的问题。在这一趋势下,预计将有更多的国家想要减少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 不过最近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突显了低碳转型有序进行的重要性。因此,《展望》预计石油在未来15至20年内,仍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现有油气生产地产量的自然下降意味着,在未来30年仍需继续对石油和天然气上游进行投资。 在快速转型情景中,与2019年相比,公路运输中石油需求的变化 图片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文版 用于生产氢衍生燃料。比如氨、甲醇、合成柴油、喷气燃料等,这些燃料可用于海运船舶、航空交通工具等。 天然气的不确定性 天然气作为一种化石能源,同时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展望》指出其前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按照《展望》中的新动力情景(能源转型速度相对慢一些的模型),天然气的需求至少在2040年之前都是上升的;但是按照快速转型和净零模型,天然气将受到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的挤压,更早面临下降趋势。 另外,俄乌冲突影响下,天然气面临和石油类似的问题,就是预计将有更多的国家想要减少对于进口的依赖。 不过总体来看,天然气在未来仍需要大量投资。根据《展望》的三种情景,现在起到2030年,上游石油和天然气的年均投资在3250亿至4050亿美元之间,而不久前为3950亿美元。 天然气需求变化(按行业列示) 图片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文版 煤炭的重要地位 煤炭在近年来受到了来自新能源的挑战,不过随着各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更加重视,《展望》指出,作为一种可负担且相对丰富的燃料,煤炭在许多能源需求迅速扩张的新兴经济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煤炭是因低碳能源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而失去阵地最多的燃料,不仅受到新能源的挑战,也会受到天然气的挑战。 狂飙的风能和太阳能 风能和太阳能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两种新能源。按照《展望》的模型,这两种能源也将贡献大部分增量发电,到2050年,风能和太阳能将成为电力的最大来源。 《展望》还指出,风能和太阳能的快速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本下降成本短期由于最近通胀压力承压后将继续下降,尤其是在展望期的前10-15年;2035年之前,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发达国家主导。 燃料发电 图片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文版 这几种低碳能源也有前途 《展望》指出,除了风能和太阳能,核能、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能,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发电量中的占比预计与目前水平类似。值得注意的是,在更快的能源转型节奏下,核能有望出现相对较大幅度的增长。 氢能的前途在哪? 氢能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能源,这种能源是否会被广泛利用呢?《展望》认为,能源的终端使用以电气化转型为主,而氢能主要在难以实现电气化的终端发挥作用。比如需要高热工艺的工业领域(钢铁生产),重型交通工具(重型卡车)。 值得注意的是,《展望》中氢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并不一定是以纯氢的形式出现,还可能是用于生产氢衍生燃料。比如氨、甲醇、合成柴油、喷气燃料等,这些燃料可用于海运船舶、航空交通工具等。 运输领域的低碳氢需求 图片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文版 点评 正如《展望》中所提到的那样,如今的能源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低碳转型的挑战,还有安全性、经济性的挑战。 在能源的低碳可持续、安全性、经济性三个维度之间,很难在每一方面都做到极致。所以,必须在这三个维度之间进行平衡。接下来的全球能源转型,无疑会将会在这三个维度间做出新的调整。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每一种能源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不仅仅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追求低碳,也要保持传统能源的投资,以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和可消费性。不同的能源,将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展望未来,平衡或许将是能源行业最不容忽视的关键词。